据红星新闻报道,日前,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一条“带头下馆子”、自己买单请企业家吃饭的视频爆火。高洪波在自己的抖音账号“荣昌老高”发布相关视频散户配资股票,还晒出了账单。高洪波亮出自己的手机二维码预付2000元,最终实际消费1108元,老板抹了8元的零头,高洪波实付1100元。
6月30日,在饭桌上的华森制药党委书记、董事长游洪涛和荣昌兴旺种猪场场长郭平均向媒体记者表示,这顿饭吃得不错,饭店是一家不知名的“苍蝇馆子”,人均50元,属于荣昌正常消费水平。
首先,对高洪波书记以这样的方式请企业家吃饭表示欣赏,在各地都有类似做法,政府领导通过与企业家餐聚、茶聚的方式,听取企业家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、搜集企业家需要反映的矛盾和问题,但聚会地点一般都是政府指定餐馆的情况下,荣昌书记能够在“苍蝇馆子”请企业家吃饭,且钱是自己所掏,确实能够引发关注。
展开剩余73%那么,当如何来看待荣昌书记的做法呢?荣昌书记此举,看点在哪,值得推广吗?客观地讲,如果仅仅这么一次,就可以认为,这是在做秀,不仅无益,而且有害。因为,拉动消费也好,廉洁从政也罢,都不需要这样的做秀。
事实也是,官员要不要请企业家吃饭,如何请企业家吃饭,到什么地方请企业家吃饭,都不是什么问题。关键要看,官员请企业家吃饭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,是为了真心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,还是真心想帮企业家解决矛盾和问题,是想做给企业看,还是想完成某项任务,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拉动消费,还是想展现个人形象,态度必须端正,目的必须明确,否则,就很难不产生负面影响。
就拿荣昌书记在“苍蝇馆子”请企业家吃饭的事来看,正常情况下,是不应当成为新闻的。不就是一次很普通的吃饭吗,官员与企业家一起吃饭了解情况,不应当是正常现象吗?官员与企业家到“苍蝇馆子”吃饭,也应当很正常,老百姓不都是在“苍蝇馆子”消费吗?为什么官员与企业家在“苍蝇馆子”吃一顿饭就成了新闻呢?说到底,还是“贵”和“富”在作怪,贵和富的人,都应当在高档酒店吃饭,“苍蝇馆子”天生就是“贱和穷的人”消费的地方。
这不是故意挑刺,也不是故意制造矛盾,这件事成为新闻本身,就隐含着这样的潜台词。如果荣昌书记不将其当作新闻传播,媒体也不去过多关注,而只是让荣昌的官员、企业家和市民自己品味,效果可能会好很多。
坏就坏在,它成为一则新闻了,而且是广泛关注的新闻,荣昌书记这样做的效果,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。很多网友在问,以前都在哪吃?以后会在哪吃?以前都是谁掏钱?以后又会谁掏钱?如果是普通市民请荣昌书记和企业家到“苍蝇馆子”吃饭,会参加吗?等等,负面影响来了吧,效果被冲淡了吧!
实际上,真正亲民的官员,真正珍惜来之不易成果的企业家,吃饭也好,行事也罢,都应当以平民身份融入百姓,吃“烟火气”的饭,讲接地气的话,做有树根的事,立有水分的志。兴头来了,到有“烟火气”的地方秀一把,没有兴致,就高高在上,这样的行为,不仅不能产生正面效果,而且会形成负面影响。
我们不能否认荣昌书记这样做的初衷,也不能否认荣昌书记对消费的渴望,更不能认为荣昌书记这样做就是做秀。我们注意到,荣昌书记除了这次与企业家吃饭外,还请了营销专家华红兵到荣昌,走访商家,宣传荣昌,拉动消费,说明他是真心在为荣昌做事。问题就在于,不应当将这次吃饭变成一则新闻。一旦形成新闻,就难免会产生“秀”味,而不是出自内心。
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,哪一个没有过与民同乐、与民同甘共苦的经历,哪一个没有经常深入百姓之中,倾听百姓呼声,解决百姓难题,为什么到了今天官员的身上,与企业家在“苍蝇馆子”吃顿饭,就成了新闻了;到夜市吃一串烧烤,就成了与民同乐了;走访一下居民小区、棚户区,就成了深入群众了。作为官员,除了呆在办公室、会议室之外,不就是应当经常深入车间、地头、居民家中吗?没有这样的行为经常化、常态化,又如何能够真正了解企业和居民的疾苦呢?如何知道企业和居民的需求呢?书面报告、口头报告中是很难听到实情的。
所以,对荣昌书记的这次行为散户配资股票,可以拉开场景,从整体去看,从而给予正面评价。只是,让其成为新闻,实在是不可取。希望其他地方的官员,在策划类似活动时,能够低调行事,不要让其成为新闻,否则,就会适得其反。
发布于:江苏省驰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